大数据行业发展呼唤良序开发

科技 2019-10-08 08:09:09

近期,一场关于隐私数据安全的风暴席卷而来。连日来,沪杭等地多家大数据风控企业连遭警方调查,多款应用软件被工信部公开点名,多涉违规收集、使用个人用户信息数据。这之中,有部分大数据公司甚至未经用户授权、通过技术手段扒取用户公开信息,加工后用于交易牟利;部分手机应用软件(APP)在安装时向用户索取权限过多、收集信息过度,被业内称作“APP技术霸凌”的现象也时有发生。

过去数十年,数据的种类、数量和质量均有大幅提升,即使是音频、图像、文本,如今都可以以数据形式存在,经由机器分析、分类、加工,运用于互联网、金融、医疗、工业等诸多领域的数字化转型。所以,大数据有互联信息时代的“石油”之说,工信部《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(2016-2020年)》开篇强调“数据是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,是21世纪的‘钻石矿’。”而这之中,又以个人用户数据最为大众所关注。近年来线上消费金融、移动支付等数字经济快速发展,已经渗透进个人经济生活;同时,个人信息数据被采集、应用,这又和个人隐私息息相关。

一个常见的说法是,鼓励大数据的发展和保护数据安全两者是鱼和熊掌不能兼得——“强调数据资产性,数据是油门;强调数据安全性,数据是刹车”。不过,这种“惯常”看法其实不全对。

比如,此前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测评39款APP发现,其中超过六成APP在用户安装时申请了很多敏感权限却不提供实际功能,包括读取通讯录、短信息权限、定位权限等等。那问题就来了,哪些信息是可被采集的?这些信息被用在了哪里?如果是信息采集再商用背后是否有产业链条?获取这些信息的公司能否保护好这些信息数据的安全性?

如何制定一个较高的隐私标准,明晰细化个人信息安全采集规范,区分数据所有权、使用权,提高大数据商用的准入门槛,从源头上切断数据违规采集;同时,打击数据滥用乱象,将一些为牟利而无底线获取售卖用户信息的平台淘汰出局,这无疑是摆在监管者面前的一个严肃的课题。

一个好的现象是,大数据行业扩张过程中,逐渐壮大的头部平台战略前瞻性、合规经营意识在不断增强,成为推动行业合规高标准的主导者和规则制定者。随着人工智能及云计算等技术发展、高阶算法迭代升级,毫无疑问,大数据在合规前提下深度应用开发前景价值巨大,比如之前散落各处的刑罚、社保、工商、税务、海关等体量庞杂的政务信息,在切实保障个人隐私、商业秘密与敏感数据前提下,经过有机整合与深度利用,将在信用建设等诸多方面发挥巨大的作用。

一个互联网大国,就是一个信息经济大国,一个数据大国,这就必然要求良性监管能注入行业发展,助推其有序开发。

 

免责声明:如有关于作品内容、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布后的30日内与我们联系。

首页 广告服务 商务合作 寻求报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