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看商业史,企业如何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资产,成了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。有人认为,企业的有形资产就是品牌,例如土地、设备、厂房等;也有人认为,企业的规模就是品牌,例如业绩、营收、市值等。
但实际上,无数商业实践表明,用户才是企业最大的品牌资产。纵观全球消费巨头,都拥有庞大的用户基础:
可口可乐,在全球有近20亿用户;
苹果公司,全球活跃用户数达到18亿;
丰田汽车,仅混动车型的全球累积用户就超2300万,总用户数更是深不可测……
用户,永远是一个企业最大的基本盘。
这样的趋势,在家电消费领域格外明显。笔者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了一下,中国家电领域全球化比较成功的几个龙头企业,它们的用户数量如下:
海尔智家,全球用户超10亿,布局200多个国家和地区
美的,全球用户4.8亿,布局200多个国家;
格力,全球用户超6亿,布局190多个国家;
海信,虽未公布全部用户数据,但公开的海信生态屏全球用户有6700万,布局160多个国家。
海量的全球用户背后,是品牌战略的持续发力。通过分析这些品牌的崛起之路,我们会发现:
拥有品牌的企业才能真正拥有用户,贴牌代工的企业虽然会拥有短期内的数字和规模,但后面却无法拥有属于自己的用户。
“殊途同归”的品牌之路
海尔智家——敢为人先,自主创牌。
早在30多年前,海尔智家就率先开启了在海外市场的“自主创牌”战略,这也是为什么海尔智家的全球用户数量是最多的。
那时候,大多数企业采用的是OEM代工出海创汇模式,不用承受风险、收入稳定,缺点是没有核心技术。那时的海尔智家敏锐意识到,代工贴牌做的永远是别人的牌子,销量再好、品质再好也是在给国外品牌打工。为了让中国品牌站上世界舞台,海尔智家毅然选择了一条最难的路——出海创牌。
海尔智家在全球布局10+N开放创新研发体系,落地了35个工业园、143个制造中心、126个营销中心和23万个销售网络,构建起全球品牌覆盖、全球三位一体、全球研发协同的多面优势。这样的坚持也等来了回报,时至今日,海尔智家已覆盖全球近200个国家和地区,服务着全球10亿+用户家庭,并且旗下的多个高端品牌矩阵,都在全球不同区域实现了引领。
美的——从贴牌出口,到品牌出口。
2023年方洪波透露,美的每年为全球4.8亿用户提供产品和服务。迄今,美的在全球拥有约200家子公司、33个研发中心和40个主要生产基地,业务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。
美的也是老牌家电企业,从一个制造电风扇起家的企业,一步步收购小天鹅、华凌,品牌遍及全国;又先后收购了海外的东芝家电、Clivet、KUKA和高创,逐渐走向世界。
在出海初期,由于对海外市场缺乏了解,同时考虑到彼时“美的”品牌基础薄弱,因此美的便大力拓展OEM订单,贴牌出口,为松下、LG等家电巨头代工。
后来,美的通过技术合作、资本合作、合资建厂等方式,迅速入局新兴市场。如今,在欧美等发达市场,美的产品仍以OEM贴牌代工为主,自主品牌的影响力相对较弱。但总体来说,美的全球化的势头不减,也在着手补短板。
格力——先代工创汇,后品牌自立。
格力2023年报显示,产品已累计服务超6亿消费者,遍布全球190多个国家和地区,作为空调龙头,格力的实力不容小觑。
格力的全球化也比较早。90年代,格力主要也是采取OEM方式进行出口。后来才逐步由OEM方式向自主品牌发展。再后来直接打出了“让世界爱上中国造”的口号。
海信——从OEM,到“品牌+营销”。
海信官网显示,海信在全球拥有34个工业园区和生产基地、26所研发机构、66家海外公司和办事处。中国新闻网的一个报道显示,截至2020年12月31日,海信生态屏已覆盖全球6700万家庭。
这背后,同样离不开品牌的力量。最初的时候,海信在海外首选的也是OEM模式。资料显示,2008年前,海信的海外业务都以OEM模式为主,截至2007年底,自有品牌仅占整个海信国际营收的8%。
海信人意识到“没有品牌,其他都是零”,因为OEM模式毛利率不高,产业话语权也低。自此,海信开始突围,选择的策略是“自主高端品牌+体育赛事营销”。最经典的是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上,海信打出“中国第一,世界第二”的广告语,轰动一时。
可以看到,这几个品牌,有的一开始就坚持自主创牌,有的先贴牌代工,后面也意识到自主品牌的重要性。曲折不尽相同,但也算是“殊途同归”。
以用户为中心
综合看下来,不难发现,用户数量或者说销量的背后,其实都是品牌的力量。
再往深处思考,品牌背后的核心,其实就这几个字:以用户为中心。
你看海尔智家。10亿+用户是什么概念?全球有80亿人,海尔的用户就占到了1/8。这背后,除了我们刚才说的“自主创牌”,更重要的是“用户思维”。
例如,刚进入日本市场时,海尔智家发现当地的单身贵族占了相当大比例,单身女性用户拥有的洗衣机容量一般在4-8kg之间,海尔智家就用了半年时间成功上市了差异化产品2.3kg容量的“个人洗衣机”。在巴基斯坦,海尔智家针对当地用户需要存放大量肉类的需求,研发出一次可放入12头羊的冷柜。在印度,海尔智家将大容积的冷藏室设计在冰箱上层,用户每天至少减少15次弯腰……
这一点,率先“自主创牌”的海尔智家开了个好头,后面的跟随者也开始学习。
你看美的。2015年,美的携手迪士尼为儿童设计定制了一款儿童洗衣机;这不仅提升了品牌活力,还为年轻的父母提供了更多的选择。2020年,美的还围绕“用户综合体验第一”的目标,从用户研究、智能场景企划,推动运营技术,从而加快5G产品落地。
你看格力。他们坚持创新驱动,现拥有44项“国际领先”技术。2018年,格力公司荣获第三届“中国质量奖”。意大利事件之后,格力就出台“总经理12条禁令”,从上至下的质量制度正式确立。
你看海信。十几年前起,海信就相继开展首枚国产电视芯片、激光电视和ULED技术的研发,经过多年创新发展,已打破电视高端显示技术由海外企业垄断的格局。他们也很善于营销,通过范围广、影响力大的体育赛事来扩大自己的品牌影响力。
可以看到,海尔智家一开始就坚持自主创牌,每一台产品背后都有一个用户,所以它的用户数相对也较多。此前的2024年欧睿国际数据显示,海尔已第15次获得大型家用电器品牌零售量全球第一。
海尔智家走“先难后易”的路子并且有了成效,其他企业看到后,也明白了自主创牌的重要性,进而从贴牌代工纷纷转向本土化创牌。
这是一份来之不易的“共识”!
时至今日,中国企业的全球化已经来到“下半场”,从过去的“制造出海”,变成现在的“品牌出海”。
这种曾专属于欧美日大牌的待遇,如今真实出现在中国品牌的身上。这背后,是全球消费者对中国企业产品力、供应链、品牌力的全方位认可。
看完几个家电龙头的品牌之路,我们也能发现,为什么大家都争着做品牌?背后的答案是:只有做自己的品牌,才能拥有自己的用户。品牌做得越早、做的越久,用户就越多。这也是那些企业学习海尔智家“自主创牌”的真正原因。
事实一再证明,要想走好全球化这条路,唯一的秘诀只有两个字:用户!
免责声明:如有关于作品内容、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布后的30日内与我们联系。